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分析领先世界,这背后有他的功劳

返回

发布时间:2021-07-26 浏览次数:1046

认识森林的形成、发展、分布
对促进我国合理利用森林、保护生态系统
有着极大的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风华正茂的清华、北大才子
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
蒋有绪一生都在探索森林群落分类
群落学特性的更新演替及功能等问题


图源:中国绿色时报

他推动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
并促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走向网络化、规范化
蒋有绪不无骄傲地说:
“在这方面,中国领先于世界。”
直到10年前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进行国家尺度的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分析

1954年8月,蒋有绪(右二)与苏联专家巴拉诺夫在内蒙古纳地区国有林标桩前。
早在1960年
蒋有绪就与四川省林科所在川西米亚罗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1980年
他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恢复了川西定位站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试验站开始生态定位观测研究


1957年,蒋有绪在天山开展森林调查。
1980年以后
他又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
江西大岗山林区
从事热带林、杉木林、毛竹林的生态定位研究
促成了林业部门建立林业系统的生态定位站网络
1990年起他基于18个森林生态定位站
在我国首次运用森林生态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开展联网化及
多学科的生态系统综合研究
从此
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从生态系统尺度上升到了全国级别的尺度在全国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库

   
2005年,蒋有绪(左二)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左一)考察三北防护林。
他是我国森林群落学
林型学的学科带头人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及其网络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如今
89岁高龄的他依然初心不改
始终活跃在林业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微信
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